朱旭辉科研成果_朱旭辉专利信息_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旭辉科研信息|朱旭辉校企合作信息|朱旭辉联系方式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朱旭辉科研成果

发布日期:2024-05-03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 微信:543646


朱旭辉
姓名 朱旭辉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位 教授 学历 教授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五山校区东莞庄路科技园1号楼
邮箱 xuhuizhu@scut.edu.cn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朱旭辉

更新日期:2024年3月3日 姓 名 朱旭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2年9月 籍贯 安徽枞阳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xuhuizhu@scut.edu.cn 工作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五山校区东莞庄路科技园1号楼 单位电话 020-22237069 个人主页 www.skllmd.com/zhuxuhui 个人简介 先后在安徽大学、南京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德国Martin-Luther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法国University of Angers、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04);2004年12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7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20年,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涉及发光、显示和光伏等领域。率先利用Miyaura硼酸酯化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芳香膦氧”硼酸酯化合物,为合成芳香膦氧基团修饰的有机功能材料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合作,在Science Bulletin “News & Views” 2020, 65, 2033专栏介绍。早期报道的多功能通用型阴极界面材料3-(6-二苯基膦酰基萘-2-基)-1,10-菲咯啉(Phen-NaDPO)已成为实验室试剂。 工作经历 2004.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二级,2017)、博士生导师(2010) 教育经历 [1]1997.9–2000.6, 南京大学, 无机化学, 博士生[2]1994.9–1997.6, 安徽大学, 无机化学, 硕士生[3]1990.9–1994.6, 安徽大学, 化学, 本科生[4]2000.10-2001.9 德国 MLU 博士后[5]2001.11-2002.10 法国 Univ Angers, 博士后[6]2002.12-2004.12 复旦大学,博士后 获奖、荣誉称号 2017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20年,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领域 有机功能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和性质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广东-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2025) 发表论文 [1] Phosphine oxide derivatives as a robust component for optoelectronics. Ling-Ling Chen, Wan-Yi Tan, Xu-Hui Zhu,* Science Bulletin (News & Views) 2020, 65 (2020) 2033–2035. [2] L.-L. Chen, L. Peng, L.-Y. Wang, X.-H. Zhu*, J.-H. Zou* & J.B. Peng.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an electron-transport triarylphosphine oxide-triazine conjugat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remarkable stability. Sci. China Chem. 2020, 63, 904-910. https://doi.org/10.1007/s11426-020-9714-0[3] Appending triphenyltriazine to 1,10-phenanthroline: a robust electron-transport material for st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G. Jin, J.-Z. Liu, J.-H. Zou, X.-L. Huang, M.-J. He, L. Peng, L.-L. Chen, X.-H. Zhu,* J.B. Peng, Y. Cao, Sci. Bull. 2018, 63, 446-451[4] Roll to roll compatible fabrication of inverted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a self-organized charge selective cathode interfacial layer, H. Zhang,* W.-Y. Tan, S. Fladischer, N. Li,* L.-L. Ke, T. Ameri, M. Turbiez, X.-H. Zhu,* Y. Cao, C. J. Brabec,* J. Mater. Chem. A (Communication), 2016, 4,5032.[5] Lending triarylphosphine oxide to phenanthroline: a facile approach to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small-molecule cathode interfacial material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s utilizing air-stable cathodes, W.-Y. Tan, R.Wang, M. Li, G. Liu, P. Chen, X.-C. Li, S.-M. Lu, H. L. Zhu, Q.-M. Peng, X.-H. Zhu,* W. Chen,* W. C. H. Choy,* F. Li,* J.B. Peng, Y. Cao, Adv. Funct. Mater. 2014, 24, 6540.[6]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3965 [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fm.202209728 [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enm.202302932[9] https://xs.cljtscd.com/scholar?q=Phen-NaDPO&hl=zh-CN&as_sdt=0,5 科研创新 [1]朱旭辉; 谭婉怡; 魏鑫峰; 李敏; 彭俊彪; 曹镛, 一类含有三芳基磷氧及氮杂环功能基团的醇溶性阴极缓冲层分子型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2013.7.2, 中国, ZL201310275234.2 (授权专利) 教学活动 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已分别指导培养15名博士,17名硕士毕业,包括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企业高管。 我的团队 参见主页:www.skllmd.com/zhuxuhui

内容来自集群智慧云企服 请访问正版网址 www.jiqunzhih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