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琳科研成果_余晓琳专利信息_华南理工大学余晓琳科研信息|余晓琳校企合作信息|余晓琳联系方式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余晓琳科研成果

发布日期:2024-05-03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 微信:543646


余晓琳
姓名 余晓琳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学位 副教授 学历 副教授
职称 副教授 联系方式
邮箱 xlyu1@scut.edu.cn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余晓琳

更新日期:2023年9月20日 姓 名 余晓琳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8年1月 籍贯 湖北恩施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xlyu1@scut.edu.cn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13570938746 个人简介 余晓琳,女,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装配式桥梁结构开发与新材料应用;桥梁结构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桥梁智能检测、施工监控及健康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主持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青年基金1项,省基金1项,厅局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7项,企事业单位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余项,软件著作权9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和参与了多座桥梁工程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 工作经历 2019,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CEE), 访问学者2017.11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2014.09至2022.12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副教授, 桥梁教研室副主任2006.07至2014.08,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讲师2003.07至2006.06, 华南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 助教 教育经历 2006.09-2011.06,华南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2000.09-2003.06,中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1996.09-2000.06,中南大学,交通土建工程,学士 获奖、荣誉称号 珠海横琴二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5/15),2019大悬臂展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宽箱梁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3/5),2019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Archives of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振动与冲击》《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新型装配式桥梁结构开发与新材料应用;桥梁结构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桥梁智能检测、施工监控及健康监测;桥梁振动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青年基金1项,省基金1项,厅局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7项,企事业单位项目30余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信息更新的在役桥梁结构模糊随机可靠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缆索损伤识别及可靠度研究”和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桥梁安全评估新方法研究”;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装配式UHPC-组合榫-钢组合结构抗剪作用机理研究”,“基于Kuramoto同步模型的人行桥人致横向振动深化研究“,“行人激励下人行桥横向振动的精细多尺度模型研究”;3)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Bayesian和Kriging响应面的桥梁抗震可靠度研究”和“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桥梁结构性能退化及可靠度研究”;4)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施工安全监控及预警技术研究”;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式基金项目“长大桥梁承重缆索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研究”;湖南省科技厅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桥梁抗震动力可靠度的高效算法研究”;5)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珠海横琴二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科技项目“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高速公路快速桥梁状况评估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既有桥梁性能评估及更新的新方法研究”;6) 复杂桥梁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新一代桥梁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平台研究、城市中心区复杂环境下的高架桥快速拆除关键技术研究、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研究、辐射型索塔混凝土斜拉桥锚固构造及配套技术研究、汕湛高速西江特大桥锚碇基础专题试验研究、北江大桥引桥整体顶升工艺试验研究等;7)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长期监测和检测项目:珠海洪鹤大桥(两座主跨500米的叠合梁斜拉桥)、惠州海湾大桥(主跨300米的斜拉桥)、潮州大桥(主跨180米的独塔斜拉桥)、开平金山大桥(主跨180米独塔斜拉桥)、深圳湾大桥(主跨180米的独塔斜拉桥)、湛江海湾大桥(主跨480米的斜拉桥)、广州番禺大桥(主跨380米的斜拉桥)、珠海横琴二桥(主跨400米的钢桁架拱桥)、南沙蕉门河车行桥(双异型拱桥)、三水河西景观桥(主跨107米的梁拱组合体系桥)等。 发表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 出版专著和教材 《人行桥人致横向振动》,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设计规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城市桥梁抗撞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在编),2020《广州市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设计指南》,2019《叠层曲线斜拉桥技术─绵阳市三江大桥设计技术总结》,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国家行业标准编,2014 科研创新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余项,软件著作权9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教学活动 主讲本科生课程“钢结构理论”、“隧道工程”等;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工程结构可靠性”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多项本科生SRP研究项目;指导硕士研究生。

内容来自集群智慧云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