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宁科研成果_吴昌宁专利信息_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吴昌宁科研信息|吴昌宁校企合作信息|吴昌宁联系方式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吴昌宁科研成果

发布日期:2024-04-06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 微信:543646


吴昌宁
姓名 吴昌宁 性别
学校 南方科技大学 部门 创新创业学院
学位 学历
职称 研究教授 (研究员) 联系方式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
邮箱 wucn@sustech.edu.cn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吴昌宁

教师主页 团队成员 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 学术成果 教学 科研分享 新闻动态 疼痛医学中心 成果介绍 软件 毕业去向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吴昌宁 Google Scholar ResearcherID 研究教授 (研究员) 创新创业学院 吴昌宁博士,创新创业学院研究教授。2002、2008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2008-2010年任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2010-2017年历任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NICE)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17年5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副教授,2020年7月晋升研究教授,2018-2021年期间任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书记,2021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研究方向为含碳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多相流仿真模拟分析。在石油、煤炭、天然气清洁转化工艺与设备研究开发方面具有20年的研究经历,以负责人或核心骨干身份完成了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神华集团、广东省、深圳市等多个科研项目。曾获第28届国际匹兹堡煤炭大会优秀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神华集团科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南科大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员先锋岗等荣誉。主导煤炭超净利用新技术的研发,已实现产业化的“煤炭微矿分离与土壤改良全生命系统减排”项目获评为第二届绿色经济发展论坛2021年度“碳中和典型案例”。已发表期刊文章50余篇,参编专著3部,授权专利40余项。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8/0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 2002/07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   工作经历: 2022/05 - 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研究教授(研究员) 2019/12 - 2023/05     深圳低质煤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8/06 - 2021/06     中共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书记 2020/07 - 2022/05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教授(研究员) 2017/05 - 2020/07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 2010/05 - 2017/05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2008/01 - 2010/05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主要科研经历: 2023-2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O2相变溶剂捕集耦合液相原位转化过程的基础研究”(U22B20149) — 合作项目负责人; 2019-2024  深圳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甲醇车载制氢及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 (KQTD20180411 143418361) — 课题负责人; 2019-2020  深圳清洁能源研究院课题 “超净固体燃料与高能燃料添加剂技术开发” (CERIKY-2019-003-B05) — 课题负责人; 2017-2022  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甲醇基燃料内燃机研发及产业化” (2016ZT06N532) — 核心团队成员&课题负责人; 2012-2016  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 “煤分级炼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 (2011AA05A202) — 关键设备负责人; 2012-2014  神华集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百万吨级褐煤提质工艺包与关键设备开发” (SHJT-12-33) — 进度控制/商务负责人、热解反应器负责人; 2008-201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复杂气固反应流动的跨尺度模型和数值模拟” (20806045) — 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 可持续工艺技术开发;多相流;数学模拟与仿真;人工智能;含碳资源综合利用;制氢;土壤改良;甲醇经济   所获荣誉: 2023  深圳市直机关青年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 2022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奖 2021  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党员先锋岗 2020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指导教师) 2020  杰瑞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指导教师) 2019  首届深港澳大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 2019  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 标兵支部 2017  中央企业侨联 · 优秀创新团队奖 (“煤分级炼制关键技术研发团队”) 2016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杰出团队金奖 2016  神华集团第五届科技论文奖一等奖 (“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 2015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优秀团队奖 2014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超短接触反应器基础研究和过程强化”) 2012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个人特别贡献奖 2011  第28届国际匹兹堡煤炭大会 · 优秀论文奖 (仅三个团队获奖) 2010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个人特别贡献奖   代表性论著及文章: 刘科, 吴昌宁, 曹道帆, 李俊国(2023). 碳中和关键问题与颠覆性技术: 第13章 碳中和误区与实现路径.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p295-306. Wu C.N., Cheng Y. (2020). “Downer Reactors”, Chapter 20. In: Essentials of Fluidization Technology (eds Grace J., Bi X. and Ellis N.). Wiley‐VCH, p499-529. 吴昌宁, 程易 (2016). 多相流测量技术及模型化方法: 第7章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年1月, p100-123. Zhao B.L., Hu S.X., Zhao X.M., Zhou B.N., Li J.G., Huang W., Chen G.H., Wu C.N.*, Liu K.* (2022),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based on particles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oal slime flotation",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 33(1): 103363.  (SCI, EI) 吴昌宁, 翁力, 李俊国, 贾昊霖, 王欣, 陈加利, 黄伟, 胡顺轩, 曹道帆, 周宝楠, 楚长青, 赵冰龙, 刘科(2021). 微矿分离:煤炭清洁化与土壤改良的新契机. 科学通报, 66(25): 3352-3364 (EI) Chen Y.M., Zhang D., Li J.G., Wu C.N.*, Liu K.* (2021), "Using emulsified and pre-dispersed hydrocarbon oil in waste coal reprocessing: a case study", Fuel, 306: 121628. (SCI, EI) Hu S.X., Jiang F.H., Zhao B.L., Chen Y.M., Wu C.N., Li J.G., Liu K. (2021), "The enhancement on rheology, flow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coal water slurry prepared by multipeak gradation technology", Energy & Fuels, 35(3): 2006-2015. (SCI, EI) Chen Y.M., Hu S.X., Li J.G., Weng L., Wu C.N.*, Liu K.* (2020), "Improvement on combustible matter recovery in coal slime flota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sodium silicate",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603: 125220. (SCI, EI) Zhou W.G.*, Liu L.M., Zhou B.N., Weng L., Li J.G., Liu C., Yang S.Y., Wu C.N.*, Liu K.* (2020), "Electrokinetic potential reduc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duced by gas nucleation", Ultrasonics - Sonochemistry, 67: 105167. (SCI, EI) Hu S.X., Li J.G., Yang X., Chen Y.M., Li F.H., Wang J.F., Wu C.N.*, Weng L., Liu K.* (2020), "Improvement on slurry ability and combustion dynamics of low quality coals with ultra-high ash cont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156: 391-401. (SCI, EI) Hu S.X., Liu L.M., Yang X., Li J.G., Zhou B.N., Wu C.N.*, Weng L., Liu K.* (2019),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ersants on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coal water slurry prepared from a low quality coal”, RSC Advances, 9(56): 32911-32921. (SCI, EI) Wang G.C., Bai X.T., Wu C.N., Weng L., Liu K. and Kiani A. (2018), “Recent advances in the beneficiation of ultrafine coal particles”, Fuel Process. Technol., 178(10): 104-125. (SCI, EI) Li X., Wu C.N. and Han J.T. (2016), “Quenching experiment study on thermal plasma pyrolysis process of coal tar”, Plasma Chem. Plasma Processing, 36(3): 869-880. (SCI, EI) Wu C.N., Cheng Y., Ding Y.L. and Jin Y. (2010), “CFD-DEM simulation of gas-solid reacting flows in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process”, Chem. Eng. Sci., 65(1): 542-549. (SCI, EI) 吴昌宁, 颜彬航, 章莉, 双玥, 金涌, 程易(2010).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一步法制乙炔关键技术及过程经济性分析. 化工学报, 61(7): 1636-1644. (EI) Cheng Y., Wu C.N., Zhu J.X., Wei F. and Jin Y. (2008), “Downer reactor: From fundamental study to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owder Technol., 183(3): 364-384. (SCI, EI) Wu C.N., Cheng Y., Ding Y.L., Wei F. and Jin Y. (2007), “A novel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 for fast measurement of multiphase flow”, Chem. Eng. Sci., 62(16): 4325-4335. (SCI, EI)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 可持续工艺技术开发;多相流;数学模拟与仿真;人工智能;含碳资源综合利用;制氢;土壤改良;甲醇经济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 通过气固反应流动跨尺度模型、多相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在超短接触反应器基础研究和过程强化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有力支撑了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下行式催化裂化等技术的开发与放大,于2011年获第28届国际匹兹堡煤炭大会优秀论文奖,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受化学工业出版社邀请撰写《多相流测量技术及模型化方法》第7章“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并于2016年出版,受Wiley出版社邀请撰写国际英文教材Essentials of Fluidization Technology第20章Downer Reactors并于2020年出版。 任职于NICE期间,负责低阶煤提质的反应器放大研究与示范,支持形成两套低阶煤提质技术的商业工艺包。2010、2012年两获NICE特别贡献奖。2016年获神华集团科技论文奖一等奖。所在研究团队因表现优异,获得“2015年优秀团队奖(NICE)”、“2016年杰出团队金奖(NICE)”和“2017年中央企业侨联优秀创新团队奖”。 在矿物嵌布形态解构、超细研磨、微粒表面改性与分离、类液体燃料制备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已引起业界的关注,基于10~100 kg/h规模小试及3000 t/a工业放大试验,已建成25万t/a工业装置并于2021年顺利投产。受清华大学出版社邀请撰写《碳中和关键问题与颠覆性技术》第13章“碳中和误区与实现路径”并于2023年出版。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第二届学术交流论坛 2019-10-24 不忘初心·务实笃行·砥砺奋进——来自“七一”表彰大会部分受表彰代表的心声 2019-09-11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PrevNext UpDown 加入团队 创新创业学院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其任务是不断为社会提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才,支撑新产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也就是为人类进步提供创新这个软动力。       为了突出“创知、创新、创业” 的办学特色, 南科大结合当前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于 2016 年 8 月正式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简称“学院”),承担深圳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湾区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任务,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学院致力于工程硕博士培养、未来企业领袖培养、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以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的研究平台,成为链接南方科技大学与创新企业之间的“桥梁”。 http://ie-school.sustech.edu.cn/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wucn@sustech.edu.cn 内容来自集群智慧云企服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