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来科研成果_王凤来专利信息_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凤来科研信息|王凤来校企合作信息|王凤来联系方式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王凤来科研成果

发布日期:2024-05-10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 微信:543646


王凤来
姓名 王凤来 性别 王凤来
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部门 土木工程学院
学位 王凤来 学历 王凤来
职称 联系方式 13936168890
邮箱 wflai@sina.com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王凤来

基本信息 教学 科研 团队成员 论文专著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新建主栏目 基本信息 名称 王凤来,男,汉族,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现代砌体结构,土木工程鉴定、工程改造与加固,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绿色工业化建筑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并开创了以“砌文化”为核心的集块绿色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无空气层呼吸式夹心保温、预制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体系等多项关键技术。曾主持或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节能省地环保型承重墙体系研究与应用》和《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研究与应用》项目分获2009年和201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参编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等多本规范和技术规程。出版专著1本,译著1本,参编教材、主编论文集共8本,获得国家专利8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80余人,指导博士研究生1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先进个人和全国墙材革新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 名称 王凤来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 13936168890(mobile) Email wflai@sina.com, fl-wang@hit.edu.cn 邮编 150090 通信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73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土木科研楼606室 工作经历 名称 时间 工作经历 1996.04—1999.06 哈尔滨建筑大学 助教 1999.07—200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讲师 2001.11—200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2007.07—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2003.11—至今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研究中心 主任 教育经历 名称 1990年-1994年, 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士 1994年-1999年, 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硕士、博士 1999年-2001年, 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任职 名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中心任主任 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支撑组 副组长 中国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安全检测鉴定与抗震评估专家委员会 委员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领域应急专家库 专家 哈尔滨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外部董事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组 专家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专家工作组 副主任委员 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和绿色村镇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 委员 讲授课程 名称 本科生课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技术 研究生课程 工程改造与加固 科学研究方法专题 实践环节 研究领域 名称 1、结构工程 领域 现代砌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土木工程鉴定、加固与改造技术 历史建筑维修保护与性能提升技术 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 2、建筑工程管理 领域 绿色建筑材料、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碳排放定量计算与分析 数字化工程质量控制 基于定位服务的建筑工程数字化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能耗和碳排放计量分析 项目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开始时间 2022-04-01 结束时间 2022-12-31 项目经费 5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横向项目 项目状态 进行中 简单介绍 鉴于建筑业节能减排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影响,在国家绿色低碳建筑的政策引导下,在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有必要研究探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计量分析与低碳评价提供支撑。 项目名称 建筑全寿命期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研究 项目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开始时间 2022-04-29 结束时间 2022-11-30 项目经费 6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横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与填充一体化装配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6.07 结束时间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严寒地区村镇建筑材料、结构与节能一体化技术 项目来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3.01 结束时间 2015.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砌块整浇墙用承重混凝土砌块制造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1.01 结束时间 2013.12 项目经费 189万元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侵华日军731部队“四方楼”的建筑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开始时间 2014-09-23 结束时间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横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嘉荫县中华恐龙塔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评价 项目来源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开始时间 2009-09 结束时间 2014-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横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绿色建筑承重体系专用产品与产业化 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3-12-16 结束时间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奖项成果 名称 1、节能省地环保型承重墙体系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大庆奥林国际公寓A、D区工程,2009年第六届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二等奖。 3、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及图例,2010年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 4、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及图例,2010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研究与应用,201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既有建筑结构低影响安全加固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201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7、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既有建筑再生改造安全性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8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团队成员 名称 杨 旭 博士(2018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分形几何 朱 飞 博士(2017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配筋砌体力学性能,结构鉴定加固 张孝存 博士(2018届),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碳排放量化计算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 杨新聪 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2019届),香港理工大学博士(2019届), 研究方向:建筑领域基于位置服务、数字信息智能处理 在读博士研究生 1.全玉湖:2016.09-,课题研究方向:数字化施工质量控制 2.尚祖峰:2020.09-,课题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产业效率及产业模式 3.朱彦博:2020.09-,课题研究方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4.赵志浩:2022.09-,课题研究方向:砌块砌体墙构件自动砌筑 5.孙嘉悦:2023.09-,课题研究方向:碳排放计量、对比分析及低碳评价 6.吕永胜:2023.09-,课题研究方向: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检测与可靠性评定 毕业博士 赵 艳 博士(2015届),武夷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动力测试 栾 帅 博士(2019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工程师。 研究方向:花岗岩残积土力学性能,花岗岩残积土中桩基力学性能 周 强 博士(2018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工程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力学性能,不灌芯砌体力学性能 徐伟帆 博士(2020届), 珠海华发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研发投拓管理中心 经理 研究方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池斌 博士(2020届),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村镇少层砌块砌体结构震损机理与减灾措施 张志铭 博士(2021届),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公司 工程师 研究方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代表性期刊论文 名称 现代砌体结构领域代表性论文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Masonry Shear Walls with Vertical Joint Connections[J]. APPLIED SCIENCES-BASEL, 2021,11(10).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hear -critical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masonry shear walls with innovative vertical joint connection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0,219.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section configur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concrete masonry wall system[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20,206:110163.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Fully Grouted Concrete Masonry Walls Using New Prestressing Technology[J]. APPLIED SCIENCES-BASEL, 2019,9(20).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hear -critical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masonry shear walls with innovative vertical joint connection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0,219:110958.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ollow concrete block masonry wallet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40:129-138. Shear capacity estimation of fully grouted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walls using neural network and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model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3: 937-947 Stress-strain model for hollow concrete block masonry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7, 50: 417-426 Estimati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ollow concrete masonry prism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25: 417-426 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代表性论文 Machine learning-based real-time tracking for concrete vibration,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2,140. Analysis of embodied carbon in the building life cycle considering the temporal perspectives of emissions: A case study in China,ENERGY AND BUILDINGS,2017,155:404-413. Life-cycle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and permit allocation methods: A multi-region case study of China's construction sector,ECOLOGICAL INDICATORS,2017,72:910-920. Hybrid input-output analysis for life-cyc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building sector.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6, 104:188-197. Assessment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using alternative methods.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6, 130:330-340. Life-cycle assess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arbon emissions of typical buildings in China,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5,86:89-97. 混凝土细观力学领域代表性论文 Fractal dimension of concrete meso-structure based 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J]. Powder technology, 2019, 350:91-99. Fractal dimension in concrete and implementation for meso-simulat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143:464-472. Quantity and shape modification for random-fractal-based 3D concrete meso-simulation, Powder Technology, 2017,320:161-178. Random-fractal-method-based generation of meso-model for concrete aggregates[J]. Powder technology, 2015, 284:63-77. 代表性专著 出版物名称 建筑工程碳排放计量 作者 张孝存,王凤来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0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简单介绍 本书从碳排放的基本概念与设计理念出发,结合我国现行标准要求及前沿动态,系统的阐述了建筑工程碳排放的来源、范围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例题与案例说明了建筑工程碳排放的计算过程。本书主要包括绪论、碳排放计算理论、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筑碳排放实例分析、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建筑业低碳发展。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与建筑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出版物名称 混凝土结构统一理论 作者 徐增全,莫怡隆 著 王凤来,张孝存,朱飞 译 杨华 审校 出版时间 2016年5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简单介绍 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衡(塑性)桁架模型、弯矩和轴向荷载共同作用、剪切的基本原理、转角剪切理论、固定角剪切理论、扭转、受剪梁、框剪和剪力墙的有限元建模、SCS程序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使用。 出版物名称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受损建筑加固通用图集 作者 王凤来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单介绍 5.12汶川地震后作者先后多次前往灾区协助进行房屋的鉴定排查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了大量关于房屋损坏情况和损坏特征的第一手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针对党和政府提出“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的指导原则,为达到使灾后房屋加固工作做到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便于保证工程质量、合理控制造价、缩短设计周期和利于技术监管,同时考虑到国内专业设计机构中长期从事加固工程的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的现状,黑龙江省建设厅会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和黑龙江省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的赴川专家和有关技术专家,联合编制了一套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加固方法与图例》。该图集中系统总结了汶川地震对砖混结构和砖混底框结构房屋造成破坏的普遍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首创性加固方法和解决方案,该图集将为设计机构进行受损房屋加固设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也是确保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技术保障。 招生信息 名称 博士生招生(结构工程方向、建筑工程管理方向):每年1-2人 硕士生招生(结构工程方向、建筑工程管理方向):每年2-3人 同时招收结构工程方向、建筑工程管理方向的博士后,要求拥有与工大学科相近的学士学习经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研究课题: 装配式砌体结构 绿色建筑与碳排放分析 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 文物建筑鉴定与保护 数字化工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细观力学 碳排放计量方法 欢迎各位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联系申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