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03 浏览次数:次
更新日期:2022年9月28日 姓 名 熊焱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8年7月 籍贯 南昌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xyan@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7号楼7110室 单位电话 02087111030 个人简介 熊焱 博士,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其他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均已授权)。2012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现代土木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抗震、抗火和耐久性方面研究,参与编制相关标准规程4部;近年来侧重于工业及建筑固废高值循环利用、绿色高性能及多功能智能化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 工作经历 2008.12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2000.08~2002.08,江西省环球建筑设计院,结构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12.01~2013.04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土木工程系,博士后(导师:Siegfried F. Stiemer 教授)2008.01~2008.03 美国田纳西大学(UT),土木工程系,公派访学(合作导师:Z.John Ma 教授)2005.08~2008.12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导师:屈文俊 教授)2002.09~2005.07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导师:吴波 研究员)1996.09~2000.07 南昌大学,土木工程,学士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2018.01 至今,兼任《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SCI JCR1区)、《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 SCI JCR1区)、《Frontiers in Materials》(SCI JCR2区)、《工程力学》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2017.10 至今,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委员2012.05 至今,兼任广东省标准《超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和《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安全性能评定方法》、中国工程 建设协会标准《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编委及主要起草人2020 至今, 国家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机理与研发2)工业及建筑固体废弃物高值循环利用3)工程结构抗火性能及损伤修复与加固4)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鉴定与韧性提升5)多功能一体化建筑涂层研发及其应用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工程地聚物复合材料的防火防腐一体化防护性能及机理研究》(项目编号: 52278501),54万,2023.01.01~2026.12.31,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钢筋增强ECC梁及ECC/混凝土复合梁的高温性能、损伤机理及火损后修复加固技术 研究》(项目编号:51878298),60万, 2019.01.01~2022.12.31,主持3) 国家级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再生混合混凝土构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7YFC0703300) 子课题,20万,2017.09.01~2020.12.31,主持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火灾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再碱化修复研究》(项目编号: 50908088), 20万,2010.01.01~2012.12.31,主持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恢复功能的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2021A1515012606),10万,2021.01.01~2023.12.31,主持6)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火灾后耐久性无损修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J2200027), 20万,2012.01.01~2014.12.31,主持7)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开放课题项目《梁端塑性铰区采用ECC材料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 理论研究》 (项目编号:2019ZA05),20万,2019.01.01~2021.12.30,主持8) 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沿海混凝土结构氯盐侵蚀下的抗火性能试验研究》(项目编号:2014-02-019),12万, 2015.01.01~2017.12.31,主持9)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一种钢筋混凝土桥梁火灾后混凝土抗压强检测和评定方法的研究》 (项目编号:2016KB17),15万,2016.01.01~2017.12.30,主持10)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隧道结构火灾后耐久性的再碱化修复研究》(项目编号:20092M0215), 7万, 2010.01.01~2011.12.31,主持 发表论文 1) Xiong Y, Chen A, Wu D *, et a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Filled with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an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fter Fire[J]. Buildings, 2022, 12(9): 1308. (SCI,JCR2区, IF 3.324)2) Xiong Y , Xu G , Wu D *, et al. Investigation of using the ceramic polishing brick powder in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1(3):102489. (SCI,JCR1区, IF 7.144)3) Yan Xiong, Yi Yang, Shuai Fang *, Di Wu, Yingfeng T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mpressive and shrinkage properties of ECC containing ceramic wastes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Doi.org/10.3389/fmats. 2021.727273. (SCI,JCR2区, IF 3.985)4) Wu D, Yang T Y, Xiong Y *, et al.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n Aseismic Capacity of a Perimeter Diagrid Concrete Core Structure: Shake Table Tests[J]. Measurement, 2022, 9. 13. (SCI,JCR1区, IF 5.131)5) Wu D , Tesfamariam S , Xiong Y *. FRP-laminated rubber isolator: Theoretical Study and shake table test on isolated building[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1-22. (SCI,JCR1区, IF 3.994 ) 教学活动 混凝土结构理论(本科生)、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本科生)、结构鉴定与加固(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