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延杰

发布日期:2024-05-10 浏览次数:

基本信息 科学研究 教育教学 论文专著 新建主栏目 基本信息 名称 刘延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 主要从事智能移动操作机器人、特种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工作经历 名称 时间 工作经历 2003-200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5-2011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 2006年-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2010年-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11年-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教育经历 名称 1993-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7-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9-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名称 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智能移动操作机器人、特种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及智能制造。 奖项成果 奖项名称 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 获奖时间 2007 完成人 刘延杰(排名6) 所获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简单介绍 奖项名称 面向MEMS组装、封装与键合测试的关键微操作设备 获奖时间 2007 完成人 刘延杰(排名3) 所获奖项 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简单介绍 奖项名称 典型微尺度构件操作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获奖时间 2012 完成人 刘延杰(排名3) 所获奖项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简单介绍 奖项名称 典型微小尺寸器件操作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获奖时间 2012 完成人 刘延杰(排名7) 所获奖项 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简单介绍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超高加速精密运动系统与控制技术(超高加速度运动平台研制与优化) 项目来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开始时间 2009-01-01 结束时间 2013-12-01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用于光刻机的硅片传输机械手关键技术攻关及样机研制 项目来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开始时间 2009-03-01 结束时间 2013-10-01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复杂环境下大尺寸超薄晶圆的高效稳定传输原理与实现 项目来源 国家973计划 开始时间 2009-01-01 结束时间 2013-08-01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参与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典型微纳米尺度构件操作的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863计划 开始时间 2007-10-01 结束时间 2010-06-01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金凸点剪切断丝机理及其高速共面控制方法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开始时间 2008-01-01 结束时间 2010-12-01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面向轮胎制造的物流分拣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 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6.12 结束时间 2018.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经济型搬运机器人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863”计划项目 开始时间 2013.01 结束时间 2015.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专项 开始时间 2013.10 结束时间 2015.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项目名称 矿热炉冶炼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开始时间 2017.12 结束时间 2019.12 项目经费 担任角色 负责 项目类别 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 完成 简单介绍 专利 名称 (1) 孙立宁,丁庆勇,刘延杰,祝宇虹,刘新宇,直接驱动三自由度串并联混合精密定位机构,2005.2.16,中国,ZL200410013768.9 (2) 孙立宁,丁庆勇,刘延杰,祝宇虹,刘新宇,滚珠花键驱动的三自由度串并联混合式机器人,2005.2.23,中国,ZL200410013785.2 (3) 孙立宁,祝宇虹,丁庆勇,刘延杰,刘新宇,钢带解耦纯平动平面并联机器人,2005.3.16,中国,ZL200410043692.4 (4) 孙立宁,刘延杰,节德刚,荣伟彬,曲东升,宏/微双重驱动的大行程高速纳米级精度的平面定位系统,2006.2.8,中国,ZL200510010286.2 (5) 孙立宁,刘延杰,荣伟彬,曲东升,谢晖,二维并联驱动的硅片搬运机器人,2006.5.31,中国,ZL200510010440.6 (6) 孙立宁,刘延杰,荣伟彬,曲东升,李娟,宏/微驱动的两自由度高加速度高精度的并联定位系统,2006.2.8,中国,ZL200510010287.7 (7) 孙立宁,刘延杰,节德刚,荣伟彬,曲东升,双光栅位移传感器计数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2006.2.8,中国,ZL200510010288.1 (8)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应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下的双臂传输机器人,2010.12.8,中国,ZL201010225906.5 (9)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应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下的磁流体密封结构,2010.10.20,中国,ZL201010225903.1 (10)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同轴联接机构,2012.4.18,中国,ZL201010225878.7 (11)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双臂晶圆传输机械手,2010.6.2,中国,ZL200810209690.6 (12)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伺服电机轴与转子的联接方法,2010.10.27,中国,ZL201010225876.8 (13) 刘延杰,孙立宁,张乐敏,并联复合式超声波能量传输装置,2010.6.9,中国,ZL200710072211.6 (14)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调整双臂机械手FORK圆心重合的方法,2011.9.7,中国,ZL201110062759.9 (15)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硅片传输机器人,2011.8.17,中国,ZL201110062743.8 (16)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用于硅片传输机器人的W轴差轴传动机构,2011.7.20,中国,ZL201110062737.2 (17)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串联型R轴扩展机械臂,2011.8.17,中国,ZL201110062767.3 (18)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自动平衡两端轴承轴向受力的结构,2011.7.20,中国,ZL201110062723.0 (19)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T轴旋转限位结构,2011.12.21,中国,ZL201110062776.2 (20)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双螺母同轴联接机构,2011.10.5,中国,ZL201110062741.9 (21)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Z轴传动结构,2011.9.28,中国,ZL201110062758.4 (22)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用于硅片传输机器人的W轴同轴传动机构,2011.8.24,中国,ZL201110062736.8 (23)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硅片传输机器人Z轴双重限位机构,2011.9.7,中国,ZL201110062770.5 (24)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并联型R轴扩展机械臂,2011.7.20,中国,ZL201110062722.6 (25) 刘延杰,宋磊,刘武龙,一种磁力预紧的平面滚动支撑装置,2012.10.10,中国,ZL201210145404.0 (26) 刘延杰,宋磊,刘扭扭,一种压电陶瓷抑振的XY精密运动平台,2012.10.10,中国,ZL201210145440.7 (27) 刘延杰,宋磊,刘扭扭,一种电磁预紧XY精密运动平台,2012.10.10,中国,ZL201210145436.0 (28) 刘延杰,宋磊,刘武龙,一种双层直线电机驱动的XY运动平台,2012.10.10,中国,ZL201210145405.5 (29)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能够平衡受力状态的Z轴升降机构,2012.8.1,中国,ZL201210068623.3 (30) 刘延杰,吴明月,荣伟彬,孙立宁,一种集成断电制动装置的Z轴伺服电机,2012.7.18,中国,ZL201210080223.4 (31) 刘延杰,宋磊,刘武龙,一种具有末端负载支撑且结构对称的XY精密运动平台,2012.10.10,中国,ZL201210145423.3 (32) 尚健,刘罡,韩守国,刘延杰,谭建勋,特种作业机器人,2015.9.18,中国,ZL201510599805.7 (33) 刘罡,倪红军,刘蕾,韩守国,刘超,尚健,刘延杰,谭建勋,机器人,2015.9.18,中国,ZL201510599886.0 (34) 尚健,刘罡,韩守国,刘延杰,谭建勋,一种三自由度机器人,2015.9.18,中国,ZL201520728418.4 (35) 刘罡,倪红军,刘蕾,韩守国,刘超,尚健,刘延杰,谭建勋,一种四自由度机器人,2015.9.18,中国,ZL201520728419.9 (36) 贾国良,于洪晨,尚健,刘罡,韩守国,刘延杰,谭建勋,冶金出炉设备烧穿器自动母线连接机构,2016.2.17,中国,ZL201620123632.1 (37) 岳洪、刘相元、李凤甡、吴明月、奚泉、刘连刚、刘延杰、于洪晨,电石炉料面自动捣炉机,ZL201610221426.9 (38)刘延杰、吴明月、奚泉、张洋、王录、倪红军、毕磊,一种电石自动出炉的方法及装置,ZL201610847789.3 (39)张 洋、吴明月、奚泉、刘相元、郎斌鹏、曹文海、刘秉强,一种电石冶炼炉用堵眼器,ZL201720816274.7 (40)刘罡、倪红军、刘蕾、韩守国、刘超、尚健、刘延杰、谭建勋,机器人,ZL201510599886 (41)尚健、刘罡、韩守国、刘延杰、谭建勋,特种机器人,ZL201510599805.7 (42)贾国良、于洪晨、尚健、刘罡、韩守国、刘延杰、谭建勋,烧穿器母线自动对接机构手,ZL201610088080.X 招生信息 名称 招收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操作机器人、特种工业机器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论文成果 名称 [1] Y.J. Liu, M. Xu and Y.M. Cao. Research,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End Effector for Wafer Transfer Robot.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 39(1):79-91 [2] Y.J. Liu, Y.M. Cao, L.N. Sun and X.F. Zheng. Accurate and Steady Control on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the wafer transfer robot.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 37(6):552-561 [3] Y.J. Liu, T. Li and L.N. Sun. Design of a control system for a macro-micro dual-drive high acceleration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for IC packag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7):1858-1865 [4] Y.J. Liu, L.Song and N.N, Liu. Modeling and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oss Roller Guide Wa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Chengdu , China, 2012:692-696 [5] Y.J. Liu, G.B. Xu, M.Y. Wu and L.N. Sun. Frame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wafer transfer system.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Robots and Ambient Intelligence, Songdo ConventiA, Incheon, Korea , 2011: 87-91 [6] 刘延杰, 赖日飞, 荣伟彬, 孙立宁. 基于改进随机Hough变换的快速中心检测方法.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1, 9(4): 298-304 [7] Y.J. Liu, Y.M. Cao, L.N. Sun and X.F. Zheng.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Wafer Transfer Robot During Trajectory Track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XI'AN, China, 2010:741-746 [8] Y.J. Liu, Y. Hu and X.F. Zheng. Stable and Accurate Tr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the Wafer Transfer Robo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Harbin, China, 2010:1336-1340 [9] 刘延杰,郑小飞,吴明月. 晶圆传输机器人标定技术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1): 74-78 [10] Y.J. Liu, T. Li and L.N. Sun.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Macro-micro Dual-Drive High Acceleration and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Using for 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 Wuhan, China, 2008, 5315: 269-278 [11] Yanjie Liu, Le Liang, Tingting Chu, Mingyue Wu, N-PD cross-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based on adjacent coupling error analysis,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Volume 25 (5): 1154-1164 [12] Le Liang, Yanjie Liu, Hao Xu, Multiobjectiv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and adaptive back stepping control for rubber unstacking robot based on RFWNN method,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Volume 2018, Article ID 7974325, 19 pages [13] Yanjie Liu, Dasong Wang, Jianbo Zhang, Xi Chen , A Fast Fusion Method for Multi-exposure Image in YUV Color Space, IEEE IAEAC 2018, October 12-14, 2018, Chongqing, China [14] Liulong Ma, Yibo Gao, ChuanMing Zhu and Yanjie Liu, Plantbot: A New ROS-based Robot Platform for Fast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IEEE ICMA 2018, August 5-8, 2018, Changchun, China [15]张阳光,邢志鹏,刘延杰,干扰因素对罗氏线圈精度的影响分析,电气自动化,2018年02期,110-112 [16] Yanjie Liu, Le Liang, Haijun Han, and Shijie Zhang, A Method of Energy-Optimal Trajectory Planning for Palletizing Robot,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 Volume 2017, Article ID 5862457, 10 pages [17] Yanjie Liu, Hao Xu, Yangguang zhang, Burner-electrode Position Control of Calcium Carbide Furnace Based on BP-PID Controller, August 6, 2017 - August 9, 2017 , pp810-815

上一篇:崔杰诗     下一篇:吴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