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秀蘅

发布日期:2024-05-10 浏览次数:

学术成果 个人信息 招生与研究方向 最新科研进展 课题组生活 新建主栏目 近五年期刊论文 名称 城市水系统方向 Xiuheng Wang, Ruizhuo Qu, Shuoyu Mao, Lanqing Li, Nanqi Ren. Exploration of the nitrogen contamination from sewers exfiltration to the unsaturated zone by model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3,162465,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2465. Zhetai Hu, Lanqing Li, Xiaotong Cen, Min Zheng, Shihu Hu, Xiuheng Wang, Yarong Song, Kangning Xu, Zhiguo Yuan. Integrated urban water management by coupling iron salt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with biogas upgrad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6405),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158-w. Abulimiti Aliya, Wang Xiuheng, Kang Jinhao, et al. The trade-off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 energy saving through aeration control based on dynamic simulation of full-scale WWTP. Water Research, 2022,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8961. Li, Lanqing, Wang, Xiuheng, Miao, Jingyu, Abulimiti, Aliya., Jing, Xinsheng, Ren, Nanqi. (2022). Carbon neutralit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A systematic concept beyond the plant bounda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11: 100180.doi: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80 Xiuheng Wang, Lanqing Li, Shunwen Bai, Zhiguo Yuan, Jingyu Miao, Mengyue Wang, Nanqi Ren*. 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sewer corrosion control by iron salts: Suitability analysis and strategy optimization. Water Research 201 (2021) 117370 Sijie Tang, Jiping Jiang, Yi Zheng, Yi Hong, Eun-Sung Chung, Asaad Y. Shamseldin, Yan Wei, Xiuheng Wang. Robustness analysis of storm water quality modelling with LID infrastructures from natural event-based field monitor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53: 142007 Zihan Wang, Tobias Edward Hartmann, Xiuheng Wang, Zhenling Cui, Yong Hou, Fanlei Meng, Xingchen Yu, Jiechen Wu, Fusuo Zhang. Phosphorus flow analysis in the maize based food-feed-energy system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0, 184:109319 任南琪, 张建云,王秀蘅.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消除城市内涝,打造宜居环境. 环境科学学报,2020,10:1-3 Shunwen Bai, NanqiRen, Shijie You, XinyueZhao, YifanLi, Xiuheng Wang*. Modeling the oxygen-depleting potential and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 of sewage organics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r wastewater manage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55: 1071-1080. Shunwen Bai, Xuedong Zhang, Yue Xiang, Xiuheng Wang*, Xinyue Zhao, Nanqi Ren*. HIT.WATER scheme: An integrated LCA-based decision-support platform for evaluation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limi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55, 2019, 1427-1438. Shunwen Bai, Xueqin Zhu, Xiuheng Wang, and Nanqi Ren*. Identify stakeholders' understandings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results on wastewater related issu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22-623: 869-874. Shunwen Bai, Xiuheng Wang*, Gjalt Huppes, Xinyue Zhao, Nanqi Ren. Using site-specific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Chinese wastewater treatment scenario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tegeneric and site-specific method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44: 1-7. Shunwen Bai, Xiuheng Wang, Xuedong Zhang, Xinyue Zhao and Nanqi Ren*. Life cycle assessment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influence of site-oriented normalization factors,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and weighting methods. RSC Adv., 2017, 7: 26335–26341. Nanqi Ren, Qian Wang, Qiuru Wang, Hong Huang, Xiuheng Wang*. Upgrading to urban water system 3.0 through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Front. Environ. Sci. Eng. 2017, 11(4): 9 (封面文章) 任南琪,王谦,黄鸿,王秀蘅. 基于“大小海绵”共存模式的体系化海绵城市绩效评估方法.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14): 1-5 (主页推送文章) 基于生命周期与物质流的资源环境管理 Jingyu Miao, Xiuheng Wang*, Abulimiti Aliya et al. Substance flow data of Chinese phosphorus cycle from 1949 to 2018[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23, 198: 107193. 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3.107193 Jingyu Miao, Xiuheng Wang*, Shunwen Bai, Yue Xiang, Lanqing Li. Distance-to-target weighting factor sets in LCA for China under 2030 vis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14 (2021) 128010 Xiuheng Wang*, Jingyu Miao, Shijie You, Nanqi Ren. Statistical entropy analysis as a proxy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hosphorus of a food-based bioethanol system.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21,164: 105125 水处理技术 Wang, Mengyue, Yuanzhe Zhao, and Xiuheng Wang*. Preparation and Assessment of Granular Substrate from Wastewater Post-Coagulation Sludge Towards Maximum Phosphate Adsorption and Erosion Wear Resistanc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22 Wang, Mengyue, Guoshuai Liu, and Xiuheng Wang*. Wastewater post-coagulation sludge recycled as a multifunctional adsorbent via pyrolysis enhanced in carbon dioxide (CO2) Chemosphere 2022 (291) 132964 Mengyue Wang, Shunwen Bai, Xiuheng Wang* . Enhanced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and phosphate in stormwater filtration systems amended with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based granules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 Xin Zhao, Yang Yang, Kun Feng, Xiuheng Wang, Bingfeng Liu, Guojun Xie, Defeng Xing*. Self-regulating microbiome networks ensure functional resilience of biofilms in sand biofilters during manganese load fluctuations. Water Research 2021, (188), 116473 Xin Zhao, Bingfeng Liu, Xiuheng Wang, Chuan Chen, Nanqi Ren, Defeng Xing*. 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 reveals response of manganese-oxidizing microbiome to different biofilter media in drinking water systems. Water Research 2020, (171), 115424 Jiandong Lu, Shijie You, Xiuheng Wang. Forward osmosis coupled with lime-soda ash softening for volume minimization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and CaCO3 recovery: A case study on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Front. Environ. Sci. Eng. 15, 9 (2021). 单灵婕, 王梦悦, 王秀蘅. 铜银负载沸石基质雨水滞留池的除菌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9): 2173-2180. Xin Du,Qiuru Wang,Xiuheng Wang*.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Mesh with Transformable Micro-nano Structure for Ultrafast Oil/Water Separation[J].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19, 358: 806-816. Xin Du, Shijie You, Xiuheng Wang*, Qiuru Wang, Jiandong Lu. Switchable and simultaneous oil/water separation induced by prewetting with a superamphiphilic self-cleaning mesh.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313: 398–403. (ESI高被引论文,2018年-2019年) Shijie You, Jiandong Lu, Chuyang Y. Tang, Xiuheng Wang*. Reje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cidic wastewater by a novel thin-film inorganic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320: 532–538. Hong Huang, Guoshuai Liu, Xiuheng Wang*. A novel zero valent metal bismuth for bromate removal: direct and ultraviolet enhanced reduction. RSC Adv., 2020, 10, 4148 Jie Teng, Jinna Zhang*, Xiuheng Wang, and Shijie You*. Chlorophenolic Compounds Degradation Based on Electrolyte-Free Electrochemical Cells.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8, 6, 4, 4516-4520 出版物 出版物名称 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 作者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出版时间 202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单介绍 出版物名称 译著 . 河流空间设计 作者 王秀蘅,王秋茹,王秀慧,王群 出版时间 2019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单介绍 序言过去的几十年来,很多城市河流在人们眼中形象似乎已经固化为“三面光”的混凝土渠道,它的功能是排污和尽快将暴雨排到下游。近几年,随着我国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城市河流的水质有了较大的提升,洪水流量也得到一定管控。然而,直立的堤岸、不可接近的水面和没有沙滩的河床,无法唤起童年时将脚丫泡在水里看着鱼儿游来游去、守着河边的小水坑看蝌蚪长腿的记忆。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城市开始呼唤近自然化和生态化的河流。在管理方与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对很多河流空间进行了设计和改造,以复兴河流。在改造后的城市河岸,能体会到空间舒适感,开阔的视野,沿着河堤上上下下的亲切参与感,现代化的岸边建筑与近自然河流的水乳交融。设计思路来自于景观、水利、土木和生态等各种专业人员的合作交流,有时也有当地民众的创意。我很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河流复兴工作也开始起步。有些城市在基础设施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将原来碎片化的、工程化的河流管控措施上升到在流域范围内开展空间设计和管理,融合了防洪、城市美化和生态修复的多重功能目标。很多城市的文化发展都源于河岸,河流的复兴也意味着水文化的回归。河流复兴工作,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希望对河流空间进行精心的设计,在防洪和创造城市景观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活力源泉。我国城市地貌和气候的多样性又为河道设计和河流空间复兴增添了难度。可以采用哪些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段?有哪些案例可以效仿?是不是可以奉行“拿来主义”?不同的设计方法的适用原则是什么? 本书通过提取可借鉴移植的设计工具及工程案例,为从事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建设、景观设计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政府管理者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启迪。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了 “基于河流过程的设计” 的方法体系,有助于设计师理解“水景观是时空过程的表达”,通过对堤坝、洪泛区、河床与水流的综合设计,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水位下为民众创造出多样的、变化的空间。谨此,特别推荐本书,相信大家读后都会受益匪浅。在对本书作者们的编写创意和认真工作表示感谢的同时,也感谢我课题组的教师与来自其他高校的译者的共同努力,他们细致认真地翻译了这本融合了河流动力学、景观设计、水利、建筑、规划、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知识的著作,为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滨河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南琪 出版物名称 water wise city. 2021 作者 Nanqi Ren, Xiuheng Wang, Shunwen Bai, Jiazhuo Wang, Qionghua Zhang, Xiaochang Wang 出版时间 2021 出版社 IWA publishing 简单介绍 Chapter 3 Chinese Version of Water-Wise Cities: Sponge City Initiative, in Chapter 11 Practices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IWA publishing water wise city. 2021 基本信息 名称 王秀蘅,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态学学会产业生态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水协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勘查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位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工作经历 名称 时间 工作经历 1998~2004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04~20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中:2004年7月-10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10月-2010年9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 2011~2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 2015~ 2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 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名称 1989~1993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5~1996年,比利时国家认证环境监测站,DeNayer Institute学习环境监测与实验室管理; 1997~1999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2006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其中 2004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AWMC,访问学者; 2009~2010年,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ML),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名称 本科生新生研讨课程:《环境问题中的批判性思维》 本科生全英文授课课程: Environmental Science 研究生学位课程: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方法 继续教育课程:海绵城市建设 招生信息 名称 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以下教育背景优先: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市政工程等; 其它专业的学生报考前请电话或邮件联系。 博士后招聘 应聘要求:已经或即将获得环境工程,资源与能源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等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品德高尚,富于创新精神,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较强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岗位待遇: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规定提供与学历和经验相匹配的有竞争力的优厚待遇。 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代表论文、获奖情况等。(2)请提供2封推荐信或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研究领域 名称 研究方向一:城市水系统 1)低碳水系统构建与评估 2)城市地下水-地表水-河水-雨水的四水关联 3)海绵城市建设 研究方向二:水处理技术 1)生态滤池与湿地 2)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 3)新污染物处理的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三:产业生态学 1)生命周期评价 2)物质流分析 在研项目 名称 基于本土化生命周期评价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执行年限:2021-2024 基于资源回收及药物降解的尿液源分离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执行年限:2020-20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高新区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执行年限:2020-2023 宁夏水环境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 执行年限: 2020-2021 新型海绵城市应用研究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执行年限:2020-2021 污水处理行业碳足迹核算及低碳协同降污控制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 执行年限:2020-2021 城镇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执行年限:2020-2021 友情链接 链接名称 课题组最新成果请关注公众号“低碳城市水系统” 链接地址 微信搜索:“低碳城市水系统” 简单介绍 低碳水城市与产业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 成果发布 新闻标题 课题组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发布1949~2018年中国磷循环物质流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0年9月 Substance flow data of Chinese phosphorus cycle from 1949 to 2018 提供了一个1949~2018年中国磷循环物质流数据,它包含了825个磷流在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之间转换的年度数据。数据采用以物质平衡为原理的物质流分析法计算。原始数据、计算公式以及不确定性分析也包含在数据库中。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分析磷在水-能源-粮食安全关系中的作用,也可利用此数据研究磷代谢的某些议题,比如饮食习惯、畜禽养殖与磷污染排放的关系、食物浪费中的直接磷损失与间接磷损失等;也可以用与辅助其他方法完善磷系统可持续性的评估,比如系统韧性分析、信息熵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等。 数据库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个名为 Chinese P cycle.accdb 的数据库文件,包含3个Sheet,Sheet1为所有磷流的计算公式,Sheet2为计算公式中所用到的原始数据的数值及其不确定度,Sheet3为物质流计算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数据的单位均为kt P/yr,请使用Microsoft Access打开。第二部分是一个名为 README.doc 的文件,它对计算过程和关键数据结果进行了展示。 新闻标题 研究进展—Nature Communications: 沼气升级耦合铁盐生产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 本课题组参与了昆士兰大学水中心/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袁志国团队在沼气升级耦合铁盐生产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urban water management by coupling iron salt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with biogas upgrad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管理工艺,有望实现更安全,更经济和更环保的铁盐供应,同时还能达到沼气中CO2(还有H2S和NH3)去除的目的。昆士兰大学水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胡哲太为论文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袁志国为通讯作者。课题组博士生李兰青负责其中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内容。 新闻标题 Water Research 刊发课题组成果——基于全规模污水厂模拟的曝气控制N2O排放与节能之间的权衡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 本研究通过模型模拟研究了精确控制溶解氧(DO)浓度的条件下污水厂节能与N2O减排之间的权衡问题。建立了全规模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动态模型,并利用全年逐时监测的水质数据进行校准,以量化污水处理厂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 结果表明,在直接排放中N2O占主导地位,最高可达76.1%,动态模拟能更好地揭示N2O产生的变化情况。此外,污水处理厂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由电能贡献,其中鼓风机耗电量最大。为降低鼓风机电耗,应考虑提高机械效率和降低DO浓度。DO的设置对N2O和CH4的排放量、电能消耗和出水水质均有显著影响,但难以平衡。 于是提出了超低氧(0-1/0.2-1 mg/L)和低氧(1-2 mg/L)控制策略,探讨了其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出水水质的影响。若能避免厌氧环境(DO<0.2 mg/L),DO设定值的控制频率对N2O和CH4的排放及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采用高频控制的超低氧策略(0.2-1 mg/L)在当前能源结构下实现了温室气体最低的排放量。但到2050年,随着能源供应的清洁化,超低氧曝气(0.2-1 mg/L)的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超过低氧曝气3.6%-4.2%,N2O占61.6%。因此,考虑到污水处理厂N2O排放与节能之间的权衡,超低氧曝气是一个向清洁能源过渡的方案。 新闻标题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刊发课题组成果——黑暗中的法眼--排水管道外渗污染的氮素监测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城市内排水管道渗漏会对城市含水层造成危害。含水层中的非饱和带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可以过滤外渗出的污水,对地下水污染起到缓冲作用。然而,目前现有的研究方法存在各自的弊端,无法同时实行低成本,低风险,低误差,长历时,多复杂情况的研究。 本论文探讨了污水从城市破损的排水道中渗出的潜在危害,并研究了影响污染物在城市非饱和区的迁移和转化的外部因素。为了弥补方法之间的弊端,研究结合了实验、文献研究、建模和敏感性分析,模拟了排水道恶化和土壤质地对非饱和区渗漏发生的影响。 首先,选择氮为代表污染物,建立了实验室实验,对比分析在不同土壤质地下的硝化反应,并验证了Hydrus-2D模拟模型。基于实验结果和模拟模型,将调查总结的排水管道外渗和水文地质背景的历史研究数据输入到已验证的模型中,结合以前从未考虑过的管道埋设工程规范,量化氮化合物在城市非饱和带中的迁移、转化和分布。最后,对Hydrus-2D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定量评估了管道破损和水文地质因素对非饱和带污染羽的影响。论文对污水外渗的潜在危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有效检测和预防提供了建议。 新闻标题 ESE 刊发课题组成果入选ESI高被引——污水处理系统碳中和:一个超越厂区边界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 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这一目标,许多国家宣布了他们的碳中和目标。2021年,来自200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了COP26,评估《巴黎气候协定》的实施成效,并就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案和行动展开讨论。作为城市卫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处理可贡献大约1%~2%的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已受到广泛关注。 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应先立后破。建立碳排放数据核算依据,是“立”的主要工作。在污水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中,多位研究者就排放源和核算边界提出了多种观点。为了系统全面地进行碳排放核算,本文识别并总结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清单,指明除了CH4和N2O的直接排放外,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石源CO2也应包括在碳排放核算中。本文梳理了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存在的多重边界,即污水处理厂厂界(本厂包含或者不包含污泥处理)与污水和污泥收集处理相关的市政设施,并提出了污水系统碳排放核算时,其范围远远超出了污水处理厂的边界,甚至应跳出行业边界,系统性地涵盖人类社会及包括自然水体、土壤和植被在内的生态系统。 本文总结了在污水厂内外有助于污水处理实现能源中和的技术。设备节能、基于厌氧和热泵技术的能源回收、资源回收以及水回用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指出污水厂实现能源自给并不意味着实现碳中和:能源中和是厂区内可计量的“收支平衡”,受经济效益的有力驱动;而碳中和是从长期环境效益出发,追踪厂内外所有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一些节能或能源回收工艺甚至存在增加碳排放的风险,比如新兴的脱氮工艺和管控不力的厌氧工艺。本文同时指出,建设分散式污水系统可以减少管网布设和管道甲烷排放,便于水和热量回用;废弃化粪池的措施能够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进一步提升污水厂的资源和能源回收潜力。在中国,在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指导下,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的技术路线,重构城市水设施,可以系统地实现污水系统的碳中和目标。 新闻标题 Water Research 刊发课题组成果——铁盐对下水道腐蚀控制的生命周期比较评价: 适宜性分析和策略优化 发布时间 2021年7月 由硫化物引发的下水道混凝土腐蚀破坏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在管道中加入铁盐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来评估这种方法是否具有整体的环境友好性。本文在三种不同的H2S浓度水平(高、中、低)下,对投加与非投加氯化铁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估(LCA)和比较研究。 与不采取预防措施相比,氯化铁仅在高硫化氢情况下对所有影响类别的效果更好,可减少10% - 50%的环境影响。在中等H2S环境下,氯化铁对全球变暖、化石燃料耗损、酸化和富营养化的环境影响较小,但对人体毒性和淡水生态毒性的影响分别降低了10%和13%。在低硫化氢情况下,氯化铁在所有影响类别中表现更差。因此,从LCA的角度,本研究建议在高H2S浓度引起的严重腐蚀条件下应用铁盐加药技术。 贡献度分析表明,在非加药方案中,下水道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消耗的沥青和柴油占所有影响类别的主导地位,而在加药方案中,人类毒性和淡水生态毒性的主要贡献源转移到氯化铁生产,平均约为50%。对受铁盐保护的管道长度的灵敏度分析证实,初始加药位置最好设置在下水道系统的上游。从LCA的角度来看,作为氯化铁的替代品,氯化亚铁在所有影响类别中都优于氯化铁,而硫酸铁可以减少与毒性相关的影响和以酸化加剧为代价的其他影响。文章的最后,为在城市下水道管理实践中铁盐投加提出了系统优化策略。 新闻标题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课题组成果——2030年愿景下中国的生命周期评价目标距离加权因子集 发布时间 2021年7月 归一化和加权是生命周期影响评估的两个重要步骤,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为了使其更加可靠,本文旨在通过距离-目标加权(DTT)方法,为我国制定最新的归一化值和更新的加权因子。在本研究中,以政策目标评价了八项环境指标,并计算了贡献清单的国家标准值。其中包括全球变暖(GW)、臭氧层耗损(OD)、酸化(Ac)、富营养化(Eu)、光化学氧化(PO)、非生物耗损(化石燃料)(ADF)、淡水生态毒性(FAET)和人类毒性(HT)。得出了2020年和2030年目标年的两套权重因子集;两组中,GW的相对重要性最高,ADF的相对重要性最低。通过与欧洲和泰国的环境控制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对环境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同。此外,以1千瓦时发电量为例,验证了其对归一化值和更新的加权因子结果的差异及影响。这种基于政策的DTT方法在中国的加权因子集构建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主要优点在于根据每五年计划明确的政策有助于制定目标和简化数据整理。后续更新时,需要进一步注意毒性指标,包括新杀虫剂等新污染物的特征因素以及关于海洋水生生态毒性和陆地生态毒性的政策。 成果发布 新闻标题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刊发本组研究成果—统计熵分析法定量评价食品生物乙醇系统磷 发布时间 2021年4月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矿物质元素,在食品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越来越严重的磷资源压力和径流污染促使人们寻求更精确和简明的磷管理。本文引入质量联合熵(MJE)这一基于统计熵的指标来描述P浓度与质量的协同效应。采用统计熵分析(SEA)和物质流分析(SFA)相结合的方法对P熵趋势进行定性。 以我国玉米和木薯生物乙醇生产的生命周期为例,论证了基于熵的磷定量评价方法。玉米和木薯两个系统的最高MJE均来自化肥厂废水,即对磷排放的贡献最大;废水污泥的资源利用潜力最大。土壤磷生命周期的平均熵表明,玉米系统相对统计熵(RSE)为0.28,对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木薯系统(RSE为0.33)。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和乙醇生产的副产品)与耕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了这一趋势。因此,通过在SFA的基础上结合SEA,可以从污染与流通、海量与信息的存储/传输、现状、管理等方面深入理解P系统,对于评价不同过程和系统的磷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以充分实现有效的磷管理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 名称 2022年10月合影 第一排(从左到右):康锦浩(2023年入学博士),孙晓璐(在读博士),李兰青(在读博士-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联培),王秀蘅老师,钟铭(已毕业校友返校),苗静雨(在读博士),赵远哲(在读博士) 第二排(从左到右):王博轩(在读硕士),王鹏宇(在读硕士),阿里亚(在读博士),曲睿卓(在读博士),毛烁宇(2023已毕业) 课题组福利! 名称 1.课题组福利(玩乐):不定时外出旅行~ 图1与毛主席韶山故居合照 图2 课题组团建游贵州织金洞 2.课题组福利(科研):赞助每人都可以去的高端学术会议 图3 参加学术会议询问问题中的师兄 日常玩乐 名称 1.师姐毕业,工作间的Show Time! 图1 “师姐团”出道 2. 日常课题组的投喂~ 图2 工作间人人有份的小蛋糕 3.每年每人的生日聚会 图3 抱着自己生日蛋糕的师兄 4. 课题组不定时与美食约会 图4 2022年疫情封校也阻挡不住的烧烤、烤鸭

上一篇:吴龙文     下一篇:时盛竹